Posts

影评比赛金奖:丘凯文 / 恶的完成——电影《告白》影评

Image
【第三十五届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影评组金奖】 恶的完成 —— 电影《告白》影评 文 /丘凯文 图:电影剧照(摘自网络  http://www.aoaod.com/Img-40/425181-465774.shtml  )        恶与小孩,似乎两极。但在《告白》这部电影中,经由鲜血涂抹,他们融为一体,荒诞绝伦,从而震慑人心。    电影在五个人的自白中行进,在他们的陈述中渐渐凑齐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恶的形貌。渡边修哉因想获得母亲关注而执行杀人计划;下村直树渴望肯定而直接杀死了女孩;森口悠子完美而无情的报复,利用了热血教师,典当了教师的前途及直树之母的性命;以及直树之母只把自己儿子当孩子,却对别人女儿的死毫无怜悯。唯一散发善的光辉的,是热血教师维特与在原著中作为 “ 殉道者 ” 的北原美月,然而前者逼死了直树,后者则是杀人犯露娜希的追求者。这些恶尚有前因,即便那原因有多卑微,比如修哉只想让母亲看自己多一眼 。更瘆人的,实则是那一群穿着洁白校服的男女学生,他们声音稚嫩,双眼澄净,看起来无害无辜,无尘无垢,却真正带出了纯粹的恶。在悠子陈述自己女儿被杀害时,这一群孩子仍能嬉笑打闹,雀跃放学,在黑板斗大的 “ 命 ” 字下,更显示出他们眼中生命的儿戏。却也是同一群学生,以正义自居,以制裁为名,把欺负修哉当成是一种竞技。暗涌的简讯,各人 “ 制裁 ” 修哉的分数不断上升,以及他们为直树准备的影片和礼物,实则是为了要传达他们的诅咒。这一切在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衬托之下,更显得触目惊心。    当这样的恶渐渐蔓延,披覆整个社会,恶于焉完成。日本社会看似光鲜明亮,讲求礼节,但这样的社会所衍生的恶,却也更易走向极端。《告白》触及许多社会议题,诸如校园霸凌;对爱滋病的无知与歧视;盲目设立偶像,即便是罪犯(露娜希事件)。电影中露娜希事件的原型可推测为日本知名的“铊少女”事件。该事件发生于 2005 年,一名住在静冈县的十六岁高一女学生,让母亲喝下剧毒“铊”,毒杀了母亲。可见,电影中的事件并非空穴来风。此外,电影更是直指少年法的盲点。悠子对孩子们所说的一句话深中肯綮: “ 最有办法保护你们的,其实是少年法 ” 。于是,电影乃至现实中的孩子肆无忌惮地犯罪...

书评比赛金奖:王婷婷 / 被忽略的面貌:西西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中的女性解读

Image
  【第三十五届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书评组金奖】 被忽略的面貌:西西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中的女性解读 文 /王婷婷   图: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封面图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是西西早期出版的作品。小说中西西除了在自序表明笔名的由来外,一般上触及的议题包括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身份认同与时代背景的讨论等。值得留意的是,这本小说汇集西西较少书写的议题——女性及情感。当中,四篇小说的女性在西西的笔下往往被塑造成被忽略、甚至内心对情感产生恐惧的状态。 本文之所以会提及西西笔下的人物是被忽略的角色,可在《玩具》探个究竟。一同玩耍时,因为玩具的关系,她显然地与他们处于不同的节奏而独自拉着绳子在草地奔跑。而后,她和雕刻师的互动总是集中于她负责找话题,他回答;她再继续接话,他再回答。当调查户口的人来记录他的职业时,透露出她的话语是完全被忽略的。在文章的尾声,提到“我也要卖鱼”后,他也没有主动地接话。这样的铺排下,延伸出她和他虽然不是情侣,不过她对他的迷恋其实衍生一定的距离,概括性地刻画出她在这段感情被忽略的状态。      除了透过玩具,西西也透过“碗”作为物探讨女性与社会定位的讨论。女性应该如何与社会共存,是朝着主流社会的刻板印象发展还是追随着自己的内心好好地过生活。这也无形中透露女性在社会的定位蕴含一定的区别、甚至是撕裂。《碗》中的两位女性余美丽及叶蓁蓁代表着对生活不同的情感。前者主张现代女性应该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后者则以跟随内心的自由,彰显其对生活的热爱。由此,通过二位买的碗对应着他们崇尚的生活形式,前者极度注重生活品质,甚至也追求孩子培养高尚的品味;后者则仅注重物品的实用感,和大自然保持紧密的联系。从这点延伸,她们的价值观并无对错,而是关乎不同的生活态度。需要略微提及的是,西西之所以描写两位女性而不是男性的价值观作为出发点,颇有替女性发言的立场,即女性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在男性主导的社会模式中,女性往往在经济方面需要依靠男性而逐渐出现地位不平衡的状态,不过女性也可以如余美丽所主张的成为拥有经济独立的能力;若抛开现实的束缚,女性其实也有立场过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为此,从《玩具》延伸《碗》,可说是女性与友人之间的交际被扩大至生活及社会的层面来进一步剖析。 ...

影评比赛评审奖:毛紫蒨 / 白里透红——电影《黄金时代》影评

Image
【第三十五届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影评组评审奖】 白里透红—— 电影《黄金时代》影评 文 / 毛紫蒨 图:电影海报(摘自网络  http://news.mtime.com/2014/09/17/1531739.html  ) 去年在北平,正是吃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却是和青杏一般的滋味。 无意间发现的句行,牵引出两个人的邂逅,也为这段有缘无份,埋下伏笔。《黄金时代》片长三小时,其篇幅却不是短短一个下午就能品味消化的。电影的镜头,恰如萧红的记忆,那些成长经历,弟弟的眼睛,父亲的冷漠,伴随着匆匆画面和旁白呼啸而过,独留片尾与祖父在花园采花的零碎,勾勒出童年仅有的温度。后来的离家出走,投靠昔日未婚夫,再到被他抛弃,那些画面都是轻飘飘的,是萧红不想回顾的过去。第一个落脚的镜头,是萧军和萧红相遇的时候。萧红和萧军对坐,萧红挺着肚子坐在桌上,稍稍俯视着萧军。窗外的光泄入暗沉的房,预示二人的相遇夹着希望。萧军从皱纸上读出了萧红的才华,此时萧军望着萧红的视角是微昂的,视觉的角度描画了老年萧军的一句话,“她是我见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 影片以讲述萧红生平故事为主轴,看似在描写天才女作家的一生,但其初衷更像在描绘一个平凡女人走过的漫漫人生路。萧红的爱情是纯粹的,她和萧军喝酒吃肉,袋里有着几张钞票,两人携臂走在大街上,街灯垂眉在冬夜中洒下温暖,这就是萧红的幸福。二人的恋情也让萧红结识了萧军的朋友,一行人相携横街而过,那段日子大概是萧红最快乐的时候。然吃过了青杏,马上就要尝到青杏的酸涩了。二萧初识时,萧军曾说他的爱情是直接的,“爱便爱,不爱便丢开。”但情到深处,萧军却无法阔达干脆,内心的男女尊卑,那触而不及的创作才华,在他心里打了一个解不开的结,而后越系越紧。第一次出口的矛盾,是萧红在昏黄灯光笼罩着的床上,问低眉写作的萧军,当初若不是那诗行,二人的命运是否还会交错。与其说是文艺爱情片,电影更像一部写实纪录片,片中的场景情节,都是从萧红遗留世间的文字,文友们的旁述以及老年萧军的追忆取材而成的。画面走着,萧红从旁说着,声音柔而沉,述者的脸庞应该是苍白沧桑的,犹如文友和萧军的多番提及。二萧往事,陈年过去,都成了故事,由见证过的人,对着镜头,对着我们,轻轻地说起,故人的往事。拍摄手法新颖,访谈情节仿佛演员与观众的隔空对话...

书评比赛评审奖:十六 / 《我的爱如此麻辣》- 缘分是一场永不流逝的飨宴

Image
【第三十五届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书评组评审奖】 《我的爱如此麻辣》- 缘分是一场永不流逝的飨宴 文 /十六 图:电影版剧照(电影版改名为《花椒之味》),摘自网络 https://wmoov.com/movie/post/44539 以书信体写的书,我确实看过些许,但全书采用这种手法编写的,《我的爱如此麻辣》是第一本。回想起来自己以往读的书信体书籍,竟清一色是日译小说,比如小川糸的《山茶花书店》还有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等。或许归咎于书信体自带的表达效果,张小娴的《我的爱如此麻辣》弥漫着宁静平淡的气氛,一封封的信仿佛真的将读者带到一个仿佛将读者带进那个车马慢,书信慢,一生只爱一个人的年代。较之我读的那些日译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没有过多的装饰,所有的描写都直接浅白,恰当地体现出淳朴自然的香港作家笔下最真实的故事。 这本出版于 2011 年的短篇小说以夏如星给青梅竹马李浩山拉开序幕。夏如星的父亲离世后,她决定接管父亲辛苦经营的传统麻辣火锅店,仅用红汤、白汤煮麻辣火锅,因为她明白那是父亲的乡愁。同时,她发现自己原来还有两位素未谋面的姐姐,姐妹仨相认相惜,她的寄出的信件从此多了份温馨。数封信件以后,她终于收到了李浩山的回信,俩人互相倾诉,一封封信件承载了彼此最真挚的关怀。直到夏如星的最后一封信寄出,她选择坦诚地面对自己与浩山,她懂得自己追寻的爱原来一直近在咫尺,可随着她即将结束的生命故事没了下文。 似乎是张小娴的风格,她笔下的故事的篇幅总是不长,若不留神就没察觉原来自己已把故事翻到终章。她的写作手法带着淡淡的悲伤,所以即便你看着夏如星诙谐幽默的信,也隐隐有些不明由来的哀伤,或许是因为唏嘘她的结局吧。我喜欢夏如星这个角色,这个直率女子写起信来总带着几分不正经,可细细读又发现她其实也是个细腻的女子,有她自己的坚持。直到看她的最后一封信,有片刻恍惚,这个曾经任性率真的女子似乎也变得成熟稳重。在经历种种生命的未知数,我们都变了,然而只要初心不改,那颗赤子之心就依旧可贵。我眼里的夏如星就是这样。我喜欢她的真实,也喜欢她的释怀。我的爱犹如麻辣锅,最原汁原味,最坦诚也最朴实。夏如星就是这样一个麻辣女子啊。 书中领悟最深的是时间。所有最真挚的情感在时间的流逝酝酿,父亲的乡愁,夏如星和李浩山的爱,姐妹仨的亲密无间,全都是时间的见证...

书评比赛入围奖:郑荣健 / 英美文化的美丽差距——《查令十字路84号》书评

Image
【第三十五届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书评组入围奖】 英美文化的美丽差距—— 《查令十字路84号》书评 文 / 郑荣健 图: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与柯恩书店,摘自网络     《查令十字街 84 号》讲述一个自由作家海莲,在美国纽约找遍了各地书店,却找不到她钟爱的英国文学书籍。一次,她在报章上看见一间英国伦敦二手书店的广告——马克与柯恩书店。海莲看见这家书店提供外地邮寄服务,于是联络上书店的经理——法兰克。自此,这场横跨两地文化的友谊,就在买书与卖书之间展开,一直延续 20 年,直到法兰克去世为止。     在这 20 年间,两人均以书信交流。在这些书信来往的内容之中,其中最吸引我的莫过于英美两国的文化差异 。 虽然两人同是以英语交流,但海莲的血液里流窜着美国开放的文化,而法兰克则秉持着英国传统的文化。两种文化的交流,迸发出异样的火花。 性格     “今天收到您们寄来的书,史蒂文生的书真是漂亮!把它放进我用水果箱权充的书架里,实在太委屈它……我简直不晓得一本书竟也能这么迷人,光抚摸着就叫人打心里头舒服……您们可否行行好?下回将书价换算成美金……要我把英镑换算成美金真是阿弥陀佛。” 海莲继承了美国乐观开朗、 热情 活泼与无拘无束的文化。海莲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常常直话直说、 毫不讳言,偶尔还会穿插一些美式幽默 。 “我们非常高兴您如此喜欢那本史蒂文生的书……同时依照您的嘱咐,(我们)将书款分别以英镑与美金计算。我们期盼您也喜欢此次寄去的两本书。” 相反地,法兰克充分展现了英国人矜持、 含蓄内敛、 拘谨和注重礼节的文化。他的遣词用字通常经过深思熟虑,且会预先构思与整理。 生活态度 美国人的随心所欲,平时不多为自己的未来着想,直到问题迫在眉睫时,才慌乱地去应对处理。 这体现在海莲身上,她平时喜欢抽烟喝酒,没有照顾好身体,直到牙齿全坏掉了,最后只有两个选择,“ … 要嘛乖乖装上牙套,要不然就得全部拔光。” 英国人则懂得谨慎计划,他们会妥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比如耐心地存钱买一部车子,虽然最后也只能够买一部二手车。他们相信着,计划后虽然无法诸事顺利,但至少不会过于偏离既定的目标方向。 饮食文化 美国在饮食方面要...

书评比赛入围奖:曾真 / 给维菁姐的一封信——《老派约会之必要》书评

Image
【第三十五届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书评组入围奖】 给维菁姐的一封信 —— 《老派约会之必要 》书评 文 / 曾真 图:单身独居女性,取自《罐头pickle!》(李维菁和插画家Soupy Tang合作书籍) 不曾有哪一次,在读完了某位作家的著作后,会想约她出来看着她跟她说话,或亲手给她写封信的。很遗憾,后来才知道要约维菁姐见面是绝对没机会了,于是,慎重准备好纸和笔并开始书写,在笔下表达自己对老派约会之必要的情深意动。 维菁姐,我和你的老派共处了好几个深夜,把小小说、小小诗与小小人的一篇篇看完,有时会忍不住回头把同一篇再看上一两回。已经不在意那是散文、诗或小说,再标准的完美体式都比不上你独自在世界背后实验书写,认真刻下的丑恶与美丽。一开始难以相信的,如此纯真美好与怀旧的书名怎么会绵里藏针般,读着读着就让人手颤心震。那些细腻的笔触与心思,在城市都会的角落中酝酿生活的各种滋味,像开启了一方老旧的音乐木盒,熟悉又卡卡的简单旋律充满再充满,却很快就慢了,瞬间停了,让人原本带笑的眼睛,在你音乐般踩着舞步的文字底下,忽然就盈满泪水。 读完,我闭上眼躺在床上把你的书顺势放在胸口,体贴着,真的又难过了起来,再也睡不着。对不起,怎么能这么迟才遇见维菁姐的文字?我应该老早就抛开对现代都市爱情文本总是风花雪月或一味自立自强的成见,应老早就体会着许多单身女子的勇敢与哀伤、自在与不易。感觉,我们都有过于敏感的体质,轻易就掉泪。这些泪或许是内心翻腾辗转过程的无声释放,然而 维 菁姐更加沉着稳定,也更深邃,可以冷静残酷描写恶心与暴力,顺便将关系犀利精准解剖,一刀插入胸口拉到肠子底,满手鲜血却如红的花,艳的火,让人惊吓得不敢直视你一双冷静世故的眼神。但你说过,希望自己或许多女子们一直是个少女,拥有少女最纯粹的天真,如老派情人亲吻了爱人后,在雨中撑伞轻跳哼着 Singing in the rain 。但是记得:是经历无数,学会世故之后,才有能力回过头来维护与坚持纯真啊。你温柔笃定微笑着说,带一点忧伤。 我没有姐姐,常希望自己有,可以挽着她去听文学讲座或逛书局,在一起时不担心彼此沉默不语,各自看书并共用寝室与厨房,偶尔吵架。更重要的,把失能父母对女儿的觊觎与垂涎、厌恶与不耐也彼此分担。“别怕,其实我们是外星人,等着外太空的家人来接我们回真正...

影评比赛入围奖:林麓 / 《黄金时代》的两度尴尬

Image
【第三十五届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影评组入围奖】 《黄金时代》的两度尴尬 文 /林 麓 图:电影剧照(摘自网络 http://edu.1905.com/archives/view/1411/ ) 「在一片树林中有许多不同的树椿……极矮的树椿,它们已经毫无用处:这些逃脱了有用的苦难( the tribulations of usefulness )」 ──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 1898-1956 ) 电影《黄金时代》的尴尬,在于萧红曾说过,后人对其情事的兴趣,恐将远多于对其文学的关怀,当整部电影都着眼在萧红的男女关系,导演又将萧红的预言置入其中,于是这尴尬就被无限放大,越是此地无银三百両,观众越是有目共睹,整部电影缺失的,正是文学里的萧红。这里且不谈大处,就从小处捡视电影出现的两度尴尬。 一丶首度尴尬 电影开头就摆明车马,想从布莱希特所谓的间离效果,来拍所谓的萧红传记,传主自述只活到三十 一岁,定调了整部电影里,三不五时会跳出来各类角色的抽离叙述。因为整部电影都是沿着时间线叙事,于是当电影里的鲁迅死后,又突然插入 一段萧红身穿红裙,展现在鲁迅面前,却遭鲁迅否定的一幕,也就因为跳脱原有时间线,这一幕立刻显得尴尬无比,最后只好再接上一幕萧红身穿自制衣裳,让友人赞赏一番的画面。 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方法,本来就可以赋予创作者更大的自由,跳脱时间线的束缚。但导演并不擅于运用,只能小心翼翼的沿着时间线前进,利用各类文本:信件复述丶史料镜像丶大量亲友访谈丶人物自述等拟纪录片手段,企图还原事实,然而所谓的亲身经历者和回忆者,都是演员,创作方式却又以剧情片式搬演丶再现丶拟仿甚至虚构,实际上拍成了部伪纪录片手法的剧情片,呈现以假乱真的结果。导演最大的尴尬就是不敢大胆取舍,越是想假装客观,越是曝露其主观。萧红的男女关系,乃至任何人的男女关系,本来就不是外人能轻易道出的,于是导演让外人来一番事后口述,就只能是他们看到的萧红丶萧军丶端木等三人的离离合合,这下让观众更是看得云里雾里,搞不清这夥人在玩什么男女游戏。导演该介入时不介入,美其名曰客观,其实只是导演功课的怠惰而已。 二丶间离的间离 这里先暂且离题,略为爬梳一番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间离效果」,德文 Verfremdungs...

书评比赛入围奖:星语心霏 / 《我的爱如此麻辣》之麻辣滋味

Image
【第三十五届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书评组入围奖】 《我的爱如此麻辣》之麻辣滋味 文 /星语心霏 图:四川麻辣火锅(摘自网络 https://new.qq.com/omn/20181121/20181121A1KVBC.html )    身为土生土长地大马人,对于“辣”的滋味并不陌生,但“麻辣”的味道却是多年后到北京当交换学生时,才有机会尝试。麻辣的辣味并不刺激,很容易让人不知觉地吃多了,当你回过神来,嘴唇已不受控制地颤抖。一旦咬到花椒,味道在嘴里爆开,再吃下任何东西也掩盖不了。对于不吃辣的人来说,麻辣也许是很好的入门,“辣”的痛觉将被麻痹的感觉取代。    第一次读《我的爱如此麻辣》时,我还太年轻,不懂生活的百般滋味。身为张小娴忠实书迷的我,被书名深深地吸引,却感叹这本书的内容,不如其他作品,触动不了我的心。时隔 9 年,再次翻开这本书,重新细读,感觉全然不同。故事的开始,是一场出其不意的死亡,而结束又是另一场突如而至的死亡。从书中主角如星意外牵出的层层关系,又衍生发展出无数的故事,不正如麻辣火锅,以无数的调料混合调制成麻辣汤底,搭配任意食材享用,看似简单清晰,实为错综复杂。那是年轻时的我,没能品尝出不同层次的味道。 如星写给浩山一封又一封的信,道出她的生活和回忆。也许父亲离开以后,周围能一起分享童年点滴的,只剩下从小一起长大的浩山,能够谈及与父亲共同回忆的人,也仅剩下浩山。也许正是因为浩山远在天边,如星才能这么诚实地分享那些难以说出口的情感。书本的前半段,我仿佛和如星一起,做好失望的准备,却依旧怀着满满的期望,盼着浩山的回信,埋怨着为何迟迟未收到来信;直到浩山的第一封回信,如星的世界仿佛亮了起来,一来一回的信件中,透露出亲密的关系,彼此安慰、鼓励、祝福,以及对彼此的调侃和告解,这当中情感也在改变与滋长,彼此的称呼与署名也随之改变,就在一切仿佛就要明朗化的那一刻,却随着如星的逝世戛然而止。在这样的时刻,没有结局,也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张小娴笔下作品的结局,比起聚首更多的是离别,但讨厌悲剧的我,却从中意外地得到救赎。与其说是结束,更多时候它像是我人生希望的开口,小说结束了,放下小说的那一刻,却激发我去弥补人生中的遗憾。在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当下,无常成为了人生的常态。明天和...

影评比赛入围奖:草心言月 / 守护你们,是我一生的使命——电影《给小桃的信》影评

Image
   【第三十五届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影评组入围奖】 守护你们,是我一生的使命 —— 电影《 给小桃的信 》影评 文 /草心言月 图:电影剧照(摘自网络  https://movies.yahoo.com.tw/movieinfo_photos.html/id=4423 )   “ 其实,我并没有这么讨厌这座岛 …… ”那天夜里,小桃轻声地对母亲说。从那天跟随着母亲刚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小桃就显得与周遭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她看着妈妈和亲人朋友闲话家常,却没有办法融入。镇上没有超级市场,也没有便利商店,只有小型的杂货店。在东京,或许没有人会随意跟陌生人打招呼,但妈妈就这样帮她交了新朋友——阳太和海美。阳太很努力地想让小桃融入这里,他带着她和其他伙伴们一起跳水,还带着她到家里欣赏爷爷手作的稻草舟。但小桃依然没办法敞开心扉,悲伤依然笼罩着她。    她想回到从前的生活,但也知道不可能。她看着桥下的水面,犹豫了很久但始终没有勇气跳下去。想起爸爸了吧?小桃的父亲是海洋研究员,在一次海上调查时发生意外去世了。而小桃因为自己当天生爸爸的气说了一句:“我最讨厌爸爸了,你不回来也没关系。”,一直活在懊悔之中。她怎么能对爸爸说出这样的话呢?其实就和大部分的人一样,我们都习惯伤害自己的亲人。对家人不经意地恶语相向、对父母脱口而出的气话,都无形中在他们的心中划下一道伤痕。那一封爸爸写的“给小桃”的信,让小桃极力想压抑的泪水决堤而落。后悔、自责、遗憾困着她的心,使她无法跨过心里的坎。    直到遇见了阿川、皮皮和小豆,小桃的生活才开始有了转变。刚开始的时候,小桃对这三个样貌奇丑的妖怪害怕至极。在跟爷爷聊天之后才知道,原来曾祖父以前也曾经见到过所谓的“妖怪”(但我觉得是爷爷本身亲眼见到的),害怕的时候只要回瞪他们,他们就不敢再欺负你了。因此,从一开始的害怕,到之后的反击再到和睦共处,小桃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了。她和守护神很快地就成为了朋友,她带他们到山上找东西吃,还因为担心他们吃不饱而特地为他们准备了罐头。她不再揣着一颗冷漠的心,开始留意岛上风景的美。是啊,其实她一点也不讨厌这座岛。但父亲的逝世让她看的这个世界都是灰的。对父亲的思念加剧了她与母亲之间的隔阂。因...

书评比赛入围奖:草心言月 / 信笺,见证我们的相知相惜——《查令十字路84号》书评

Image
【第三十五届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书评组入围奖】 信笺,见证我们的相知相惜—— 《查令十字路84号》书评 文 / 草心言月 图:84 Chasing Cross Road Book Cover     “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 84 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 我能感受到海莲·汉芙在写着这封信时心里的悲恸和遗憾,以至于我每每翻阅这最后一封信时仍会泪流满面。这段真挚的感情,是如此的真实,却又如此的虚幻,但无可否认,它确确实实打动了我。生长在这个世纪的我实在很难想象,到底是多浓烈的情感,才能让两个素未谋面的人靠着通信维持着长达二十年跨洋的友谊呢?           海莲·汉芙并不富裕,甚至有时候一个月下来都存不到多少钱,除了是因为薪水本就不高以外,主要还是因为她把钱都花在购买书本上了。海莲是美国人。她的学历并不高,但她热爱英国文学。她爱书如命,不只是喜欢看书,更想拥有自己喜欢的书。她无法接受小孩在书本上胡乱涂鸦,但喜欢“被前人翻阅过无数回的旧书”。当她见到弗兰特“竟然将古书五马分尸,内页当成是包装纸”时,她简直是气疯了。她性格爽朗,谈吐幽默。她在 1949 年 11 月 3 日的信中写道:“希望你们那边‘夫人’的意思和我们这是两码事。”当弗兰特寄给她的书本差强人意的时候,她写道:“我现在趴在床角下写信给你,这本《卡图卢斯》害我气得滚下来。”        我欣赏海莲,不单单是因为她爱书又幽默,更是因为她能够以真待人。她那直爽不做作的性格深深吸引了我。有时候,我们与相熟的朋友可能都不会轻易地开玩笑。但她却能够以多年的老朋友的口吻与不相识的弗兰克通信。当她久久没有收到弗兰克的书本时,她写道:“你在干嘛!你该不会是在打混吧?”“别老坐着,快去把它找出来!”“真搞不懂你们是怎么做生意的!”她从不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好心替我转告英国圣公会诸公,他们平白糟蹋了有史以来最美的文字。”“是哪个家伙出的馊主意把通俗拉丁文圣经整成这副德性?他们准会把他来活活烧死 …… ” 她从分享对于书本的理解,到分享自己身边的人事、趣事,和工作上的喜悦。她对生活的一切事物都...

影评比赛入围奖:陈奕绅 / 一封跨越时间的信——电影《你好,之华》影评

Image
  【第三十五届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影评组入围奖】 一封跨越时间的信 —— 电影《 你好,之华 》影评 文 / 陈奕绅 图:照电影剧(摘自网络 http://news.mtime.com/2018/10/18/1585261.html )   这部电影,所述说的是许多人的故事,围绕着之南的死。生命的消逝,往往拉近了许多人之间的距离,或许只有在那时候,人们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吧。   之南的死,造成了之华与尹川的重逢。时隔三十年,之华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偷偷暗恋尹川的女孩了,她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一个与尹川毫无关系的生活。尹川只是她封尘中的回忆里的一个章节罢了。   之华与尹川之间,永远隔着一个之南。她以之南之名给尹川写信,并不是因为她对尹川尚有眷恋,而是许多原因综合起来的决定。   之南的死不可能对之华没有影响,而在她身边能聊关于之南的事情的人,几乎没有,至少她丈夫不会理解。她想必也觉得,至少尹川应该知道之南的死吧,她还欠尹川一个交代,而之后与丈夫之间的争执,正如雪上加霜,她需要一个出口,于是才开始给尹川写信。若等到机会,便告诉他真相吧,她原本也不打算一直写下去,却还是写下去了。   至于尹川,他从来没有放下之南。他的生活,以及职业生涯,数十年来一直围绕着之南在原地踏步。影片前端他给之华发的信息,或许有一点恶作剧的心态,写的却也是字字真心,只是收信人理应是之南而已。   后来他收到了睦睦写的信,误以为是之南写的,洋洋洒洒写了六页的回信。这时我们才发现,初中的那四个月,尹川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之南,只有之华,他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跟之南说上几句话,所以才会有这封信,告诉之南她收到的情书背后的故事。   也正因为他没有放下过之南,他才会依寻之华留下的地址找到了之华,而这一次的会面,也是双方都非常需要的,之华终于得以告诉尹川之南的死讯,尹川也得知了关于之南的消息,不过最重要的是,两人都找到了可以聊之南的对象,总算找到了出口。   尹川找到了张超,张超告诉尹川他当初追求之南的原因,以及他与之南的一些事情。   尹川、之南、张超,这三人之间的关系,三人都是受害者,之南的死,也不能完全怪张超。张超从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