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比赛入围奖:星语心霏 / 《我的爱如此麻辣》之麻辣滋味
【第三十五届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书评组入围奖】
《我的爱如此麻辣》之麻辣滋味
文 /星语心霏
文 /星语心霏
图:四川麻辣火锅(摘自网络https://new.qq.com/omn/20181121/20181121A1KVBC.html) |
身为土生土长地大马人,对于“辣”的滋味并不陌生,但“麻辣”的味道却是多年后到北京当交换学生时,才有机会尝试。麻辣的辣味并不刺激,很容易让人不知觉地吃多了,当你回过神来,嘴唇已不受控制地颤抖。一旦咬到花椒,味道在嘴里爆开,再吃下任何东西也掩盖不了。对于不吃辣的人来说,麻辣也许是很好的入门,“辣”的痛觉将被麻痹的感觉取代。
第一次读《我的爱如此麻辣》时,我还太年轻,不懂生活的百般滋味。身为张小娴忠实书迷的我,被书名深深地吸引,却感叹这本书的内容,不如其他作品,触动不了我的心。时隔9年,再次翻开这本书,重新细读,感觉全然不同。故事的开始,是一场出其不意的死亡,而结束又是另一场突如而至的死亡。从书中主角如星意外牵出的层层关系,又衍生发展出无数的故事,不正如麻辣火锅,以无数的调料混合调制成麻辣汤底,搭配任意食材享用,看似简单清晰,实为错综复杂。那是年轻时的我,没能品尝出不同层次的味道。
如星写给浩山一封又一封的信,道出她的生活和回忆。也许父亲离开以后,周围能一起分享童年点滴的,只剩下从小一起长大的浩山,能够谈及与父亲共同回忆的人,也仅剩下浩山。也许正是因为浩山远在天边,如星才能这么诚实地分享那些难以说出口的情感。书本的前半段,我仿佛和如星一起,做好失望的准备,却依旧怀着满满的期望,盼着浩山的回信,埋怨着为何迟迟未收到来信;直到浩山的第一封回信,如星的世界仿佛亮了起来,一来一回的信件中,透露出亲密的关系,彼此安慰、鼓励、祝福,以及对彼此的调侃和告解,这当中情感也在改变与滋长,彼此的称呼与署名也随之改变,就在一切仿佛就要明朗化的那一刻,却随着如星的逝世戛然而止。在这样的时刻,没有结局,也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张小娴笔下作品的结局,比起聚首更多的是离别,但讨厌悲剧的我,却从中意外地得到救赎。与其说是结束,更多时候它像是我人生希望的开口,小说结束了,放下小说的那一刻,却激发我去弥补人生中的遗憾。在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当下,无常成为了人生的常态。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比任何时候更说不准,格外凸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也让我们再次思考生死于我有什么意义。
人终有一死,我们都需要学习面对死亡,而教会我们这个课题的,往往是我们所深爱的人,以自身的死所换来的。在一次又一次地面对死亡,从告别宠物开始,到亲近的人离世,最后要面对的,是自己的死亡。或许换个角度来想,死亡就像一次的搬家,只是这一次是从世界的这一头搬到爱你的人心里。我们飘落人间,游走在需要与被需要的过程中,终其一生就为了找到能在彼此心里永驻其中的人。正如如星和浩山,各自远在天边时,对彼此最深的祈愿就是好好照顾自己。
父亲骤逝、母亲早逝,与浩山的关系变得尴尬,而浩山远走非洲当志工;辞去工作,找不到人生定位;如星的世界仿佛一切都崩盘了。她急需救赎:父亲留下了的火锅店是她熬过每一天的借口,写给浩山的信给无处发泄的情绪一个突破口,也是面对自己的方法;意外相认或联系上的亲人,是礼物,也是混乱生命中的一道光,让如星从中慢慢地找回爱、学习爱、勇敢爱。这些让她跌入谷底的一切,何尝不是属于她最好的救赎?从父亲的离世,如星再次得到了重生,找到自我的使命,重新正视与浩山的关系,
修护了与姑姑的关系,获得了新的家人。兜了一圈,我们所爱的人,就连死后,也不忘拉我们一把,教会我们好好活下去。
正如各家麻辣火锅都有各自的家传秘方,我想人的独特标志应该是爱的方式。爱让我们眼里出西施,成为自己和别人眼中最独特的那一位;爱让我们学会爱屋及乌,为了所爱包容接受所有的不能;也是爱让人崇高同时让人卑微。爱让我们组成家庭,也让我们离开家,去寻找、创造属于自己的家庭。
Comments
Post a Comment